被拒绝100次后,我的人生开挂了 世界快播

2023-03-07 09:13:57 来源:LinkedIn中国
一、为什么会害怕被拒绝? 不知道,你有 没有遇到过脸皮厚的人。 前不久,一位前同事想了解下心理行业的情况,约我一起吃饭,我很开心地接受了。 一开始,我们约在了周二。 但当天我提前两小时跟他确认行程时,没有收到任何回复。 直到饭点过后,他才回复我说 “自己忘了约定,有事去了外地,要改到明天” 。 对此,我虽然有点生气,但还是接受了他的请求。 但到了周三,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。 他在五个小时之后回我说“不好意思,现在有点忙,改明天吧”。 我以为他放了两次鸽子后,自然就没有脸面再约我吃饭。 但没想到四天后,在饭点前的十五分钟,他突然发来一条消息: “现在有空吗? 一起吃饭吧? ” 虽然我很愤怒,但最终还是赴了这趟约。 我在想, 换作是我或者别人,可能因为担心对方愤怒,或者被拒绝,就不好意思再约了 。 而这位前同事却 好像没有障碍。 这让我不 禁开始 思考: 为什么有些人可 以毫无压力地向他人提要求? 有些人则会因为害怕被拒绝,不敢求助他人? 二、不要退缩 我想起华人创业者蒋甲,曾在TED上分享的经历。 大致内容是, 他是如何从一个很害怕被拒绝、不敢提需求的人,变成一个勇于接受被拒绝的挑战者 。 蒋甲非常玻璃心,但有趣的是,这个玻璃心的人创业开了一家公司。 而如果一个创业者因为害怕被拒绝,不敢去跟投资人聊, 不敢去外界接受试炼,那么不仅害了自己,还会耽误其他人 。 因此,为了克服这个毛病,他开始尝试某个自助网站上面介绍的 “拒绝疗法” 。 这有点像行为主义里面的暴露疗法: 如果一个人害怕被拒绝,那么就多去做那些容易被人拒绝、但又荒诞的事情。 这样的效果是—— 即使被拒绝,他们也会意识到,这并不是自己不够好,而是这个任务太不切实际了 ; 长期以往,人就能习惯被拒绝的感受。 在蒋甲的尝试列表中,第一天的挑战是—— 向一个陌生人借100美刀 。 蒋甲在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之后,终于鼓起了极大的勇气走向保安大哥,提出这个荒谬的请求。 根据他的摄像头记录,十几米的路他走了很久,说话还有些颤抖。 不出意外,那位保安大哥拒绝了他。 于是,蒋甲便快速离开了。 但这个挑战,并没有仅仅因为他被拒绝就结束 。 当蒋甲回看录像时发现,保安大哥并不是直接拒绝了他,而是有些疑惑地问了句: “why? \" 显然,这位保安大哥其实是想了解一下情况的。 而这也让蒋甲有了些许反思 :

也许,这就是我的人生缩影——


(资料图片)

每一次被拒绝,自己都快速退缩了;

有没有可能如果自己不退缩,有些事情是能做成的呢? 因此,蒋甲在继续挑战时,给自己提了一个要求—— 不要退缩 。 第二天的挑战是 —— 拿一束花敲开一位陌生人的大门,问对方:能不能把这束花种在你花园? 这听起来是个挺冒犯的行为,甚至还会被怀疑是不是精神有问题。 果不其然,男主人拒绝了蒋甲。 这一次,蒋甲决定不再退缩,而是继续问对方: 我能知道为什么拒绝吗? 这位男主人有点无奈地解释,他家里的狗会把花园翻烂,所以如果把花种在他家,活不了多久。 接着他又说: 你要不试试对面屋的那位女士,她很喜欢花。 这让蒋甲明白了一件事: 被拒绝,并不代表他人就是冷漠、自私甚至是恶意的,相反,对方也许还会产生善意 。 于是他拿着花敲开了女士的房门——这束花最终插在了她的花园里。

于是他拿着花敲开了女士的房门—— 这束花最终插在了她的花 园里 。

我们在前面说过,“拒绝挑战”其实就是一种脱敏的实验, 让人在可控范围里尝试做自己害怕的事,让他们知道被拒绝了也是可以的 。

但 很明显,这个实验很告诉了蒋甲更多事实。

在他的尝试中,虽然他的任务都一如既往地荒谬,但不总是会被他人冷漠地 拒绝。

甚至,别人似乎会愿意在一定范围内成全他的妄想。

例如,他告诉甜甜圈店员,希望甜甜圈被摆成奥运五环的模样。

而店员们居然真的很认真地一起商量,画图纸思考怎么实现这个甜甜圈五环。

最后,他真的买到了甜甜圈五环。

蒋甲也曾尝试去一家星巴克,跟店长说他希望做星巴克的接待员,在客户进门那刻说“欢迎光临” (实际上星巴克并不提供如此尴尬的服务) 。

这位店长犹豫了一会,最后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——只要求蒋甲不要做得太怪异就行。

于是,他还真的当上了热情且尴尬的接待员。

他一开始追求的是被拒绝,但做着做着才发现:

原来,人们并没有像自己想象中那么功利主义,拒绝也不总是事情的结束 。

陌生人都挺愿意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,去帮助这位看起来精神不太正常的男人,去完成他的狂想。

三、不要害怕被拒绝

蒋甲的自传,令我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: 如果我们有个愿望或者需求,自我审查后认为它并不切实际,就选择不跟别人说, 那么 ,愿望就永远不会被 实现 。 而当我们厚着脸皮, 像 蒋甲一样 抱着被拒绝的假设去问、去请求…… 结果可能有两种: 被拒绝,或者对方会给我们特别多的惊喜 。 这让我想起了演员张颂文,他曾说过自己在毕业第一年,跑剧组面试,一年被拒绝了300多次,也被别的导演调侃他的脸不适合演戏。 但他还是坚持着投简历、跑剧组——有戏就拍,没戏就去观察生活。 换句话说, 他每获得一个机会,背后都是上百次他未能得到的机会 。 如果他不够厚脸皮,说不定影视圈就永远少了一位演技超群的好演员。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,观点是: 人都是“解决问题”的动物 —— 如果你有需求,向陌生人提出,人们会发动他们解题的思路,多少给你凑出一些方案和人脉来。 虽然我们一直在说现在人与人之间更冷漠了: 老人摔倒了,没有人扶; 女性受害了,旁人不伸出援手…… 但我还是认为, 人们从根本来说,都是有助人意愿的 。 如果我们有需求,可以尝试着不去假设他人的反应,也不要害怕他人的拒绝,先问了再说。 也许这时候,我们会发现: 很多情况下, 最大的障碍,其实在自己身上 。 我们并不需要成为非常厉害的人才值得某些机会,也不一定想着我要给对方什么利益才能换取对方的帮助。 有时候,我们只需要坚持不懈地去询问,去请求,也许就会有出乎意料的好结果 。 回到蒋甲的例子。 蒋甲家里4代人都是老师,他自己没有成为老师,但这也成了他的愿望。 于是他上门拜访了一位德州大学的教授请他让自己讲一节课。 一开始他被拒绝了,但他还是坚持上门; 直到第三次,这位教授被他的坚持打动了,也看到了他做的拒绝实验,跟蒋甲说或许后面有机会能用得上他的内容。 于是两个月之后,他在大学里讲了一节属于他的课。 此时他并没有博士学位,也没有优秀的研究,但他实现了愿望 。 被拒绝是必要的,但拒绝不一定会指向拒绝,还可能指向成功 。 回过头来看我那位老同事,他在约我吃饭时,就从来不会考虑我会不会很嫌弃他。 而一旦他约成功了,我们就有了对谈的机会; 不成功,他也没有什么损失 。 不说了,我要去宰他一顿贵的了!
上一篇:

当前看点!阳光之下真的封潇声去哪了

下一篇:

当前看点!阳光之下真的封潇声去哪了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