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开工厂的中年人,都去了哪里?
8月中旬,在珠三角一家刚刚宣布解散的工厂门口,第一财经记者见到了技工章亚强和普工李朗,他们拿到工厂所发的解散补偿金,心中并无不快,但失去这份工作后何去何从的问题,仍旧横亘在他们心中。
对工厂普通工人而言,四五十岁是比较尴尬的年龄。能在工厂做到退休当然最好,若工厂解散能及时拿到补偿金也是较好结局,但只要重新进入就业市场,年近中年的工人就需要面临现实挑战,比如体力减退后能否适应新岗位、就业市场对应聘者年龄的考量等。
(资料图片)
“继续找工作,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就回老家。”以上工厂一名员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。50岁的章亚强也有类似考虑,他拿到近20万元补偿金,但表示补偿金还不够支撑一家生活,他还要找工作,若找不到再回老家。
这家工厂开办30余年,年纪稍轻的员工来了又走,再经过几波减员,到工厂解散时,多数员工已四五十岁。工厂解散大约一周后,记者回访了解到,一些员工已找到新工作,但因工作强度大,身体状况无法适应,又离岗了。章亚强在原工厂附近找了一份工作,不过听说年近50岁的应聘者要提供CT自证身体健康后,他放弃了。
入厂先做CT
在沿海的工厂,招工年龄逐渐放宽,35岁不再是门槛。
章亚强近期找工作时发现,工厂招聘普工的年龄限制是45岁以下,技工到50岁左右工厂也愿意接收。
在上述解散的公司门口,工厂招聘人员左强(化名)正在招人,他向记者表示,他所在的电子工厂员工人数3000多人,缺口约600人,现在招人并不容易,一个原因是工厂工作枯燥不自由。他的工厂招人对年龄卡得不严格,他向现场意向招聘者介绍称,50岁以下适合岗位者均可考虑应聘。
“为什么以前工厂喜欢招35岁以下的员工,现在愿意招40岁以上的,因为年轻人觉得工厂工作太累了,做不下去。不像已经有家庭的人,为了工资愿意在工厂长时间做。现在这里的工厂没有说35岁以上不招,很多都招48岁以下。”李朗告诉记者,工厂解散前,厂里年轻人很少,其中很多进厂两三个月后感觉闷了,便选择离开。
曾琴附近的工厂偏爱招35岁以下的员工,她告诉记者,年纪大了视力和体力也跟不上。不过,她的工厂也留不住太多年轻人,厂里35岁以上员工占比在六成左右,100多个员工里,很少能见到25岁左右的员工。工厂转向返聘已退休但愿意继续干的工人。50多岁的曾琴还要养家,她接受不签订长期合同的方式,留下来做手工活。
发现工厂放宽年龄限制的还有张丽(化名)。张丽坦言,她所在的灯具厂对年龄没有限制,十多岁到五六十岁都可以来工厂干活,寒暑假还有学生来打工,目前灯具行情好,且很多活只能手工做,机器无法替代,所以只要愿意就能持续干下去。不过,对年龄没有限制的同时,工厂也不缴纳社保公积金,仅计件发放劳务报酬。
对工人而言,工厂放宽年龄限制是一件好事。但实际求职中,一些工人陷入矛盾。
章亚强告诉记者,他应聘的工厂要求招聘者都提供健康证,但对年近50岁的招聘者还要求做CT。章亚强认为,他这个年龄做CT多少都会有点小问题,大概率进不了厂。至于工厂为何要求做CT,章亚强认为工厂是担心求职者在岗期间身体出现问题时,工厂需要负责。左强告诉记者,即便多数工厂都没有这种要求,但工厂要求年纪偏大的求职者提供额外健康证明“并不夸张”。
返乡不易
李朗则在思考是否留在当前的城市继续打工。
他年龄40岁左右,尚未成家,家庭压力不算大,工厂解散后还在休息,但他认识的很多同事都在找工作过程中发现困难。李朗和章亚强都听说,一些同事进了厂之后发现太忙太累,身体支撑不住,又离职了。
“就像做五金的工厂,他们要搬来搬去做体力活,加上加班,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,晚上干到11点,受不住就走了。”李朗称,他原本的工厂设备较先进,机器自动打包,运货则有推车,再加上近几年工厂生意下滑,虽然工作时间也是10个小时左右,但工作强度不大,夜班时甚至能偷偷睡觉,这也是四五十岁员工愿意留在工厂的原因。离开上家工厂后,同事却发现外面很多工厂并不都如此,即便工资相仿,工作却累了很多,李朗也在担心自己能否找到适合自身体力的工作。
李朗告诉记者,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工厂工作,还有一个选择,就是去做物流方面的工作,这类工作几乎没年龄限制,做到50岁以上也可以,能以短工或日结的形式拿到报酬。“不过物流很累,一直在搬东西,我兄弟做了两天就出来了。”李朗称。
面临相似的就业问题,家庭情况不同的工厂工人有不同选择。工厂解散后,李朗和章亚强都能拿16个月失业金,李朗希望一边领失业金一边做临时工,有两个孩子需要供的章亚强希望成为工厂正式工,即便“损失”掉失业金,他还是更希望工作稳定且有保障。
每个城市制造业发展情况不同,工资水平也不尽相同。但年轻时被其他城市工作机会吸引的人,中年离开工厂后,免不了考虑在老家工作的选项,他们也在考量老家的工资水平。
上述工厂解散当日,一名员工告诉记者,他在老家工厂的工作节奏与大城市不同。“我在这里做了4年,以前在老家工作,一天工作时间8小时,每天都可以回家。出来工作后时长增加,加班也有加班补贴。”他表示。
找工作不顺利,章亚强也暂时回到湖南老家,他告诉记者,当地工厂月工资2000元左右,这个工资只够养自己,不够养家,而他原来的工厂,普工每月扣掉社保后到手工资五六千元,技工工资到手六七千元。他准备跟前同事“抱团”一起找工作,正在留意东部沿海城市的工作机会。但如果实在没有合适工作,他考虑在老家开出租车。
李朗的老家是广东惠州,距离他此前工作的城市不远。他告诉记者,这些年大城市的工厂在外迁,富士康、比亚迪等也在惠州设了厂,有一些厂的工资甚至比大城市更高。他家隔壁有一个工厂,规模三四百人,再走出公路,还有一片工业区,回去老家工作也是一种选择。
李朗考虑合适的工作机会,如果胜任不了工厂岗位,他想在老家开一个小店,老家铺租低廉,工业区20多平方米的店铺月租金1200元左右,而他现在所在的城市小门店月租金动辄两三千元。
退而不休的人生
50岁以上的工厂女员工则到达退休年龄,对她们而言,是否继续工作也是一个问题,为支撑家庭开销,即便工厂不再为其缴纳社保,在安家之处找工作也是一个选择。
曾琴(化名)在另一个以制造业为主要产业的城市安家,她退休后选择继续在工厂干活,目前与装饰品工厂一年签一次合同。她告诉记者,即便近期订单下滑、工资有所下降,但工厂对体力要求不高,只要能干她就会继续干下去。
曾琴的工厂主要做圣诞树上的灯串,以外贸为主,几年前行业还比较景气时,工厂订单饱满,一个月加班约80个小时,月工资约3000元,如今工厂不再加班,她的月工资1800元。虽然工资偏低,但好在对体力要求不高。
“工厂愿意要我一年,我就再干一年,哪怕降薪也能接受。我还需要养家,需要收入。“曾琴表示。她的工厂今年销售业绩同比下降约2/3,她从厂里40岁左右的同事了解到,同事利用休息时间找日结工作补贴家用,发现当地岗位也变少了,原本招聘临时工的小型企业如今很少招人。不愿再外出寻找工作机会的曾琴只能接受现实。
50多岁的张丽原已退休,如今也选择在老家工作,好在当地制造业工厂不少,她的灯具厂行情也一直很好,不需工作技巧、计件拿报酬的她可以自由选择工作量。勤快时,她月收入几千元,不勤快时月收入几百元。她向记者表示,如果有一天工厂没了,她还会继续找工作,做什么都可以,总之不能闲着。
制造业大浪淘沙中,产业转移、企业沉浮同时进行,每个离开工厂的中年工人都面临重新开始一份工作。可是,到底有多少条好的道路可供她们选择?
郑栩彤